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实务 > 招商图谱

2025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链梳理及投资热力地图(附产业链全景图)

时间:2025-07-09  来源:中商情报网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2025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链梳理及投资热力地图(附产业链全景图)]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招商实务]-[招商图谱],内容来源于 [中商情报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汽车制造业的持续革新,汽车电子技术已成为推动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一、产业链

  汽车电子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及元器件,主要包括传感器、激光雷达、车载摄像头、显示屏、CPU、FPGA、软件算法、通信模块、动力电池、电机、电子真空泵、ESP等;中游为系统集成,主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车辆联网系统、安全舒适系统;下游为整车,主要包括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汽车服务。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链呈现“上游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中游系统集成快速突破,下游整车智能化差异化竞争”的格局:上游激光雷达、车规级芯片(如MCU)国产化率不足20%,但华为MDC、地平线芯片已实现装车突破;中游ADAS、智能座舱系统自主率超40%,德赛西威、华阳集团进入全球供应链;下游新能源车渗透率加速提升(2023年Q3达33%),带动800V高压平台、碳化硅器件等技术创新。未来需突破车用AI芯片、高精度地图、车规认证体系(如ISO 26262)等瓶颈,同时强化“软件定义汽车”能力(如SOA架构),推动汽车电子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传感器

  (1)市场规模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市场之一,智能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336.2亿元,2024年约为1470.5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如歌尔股份、汇顶科技、韦尔股份、华工科技等。这些企业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激光雷达

  (1)市场规模

  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高级辅助驾驶中激光雷达应用渗透率提升、以及机器人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需求的推动,中国激光雷达市场驶入快车道。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约为75.9亿元,2024年约为139.6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240.7亿元,2026年将增长至431.8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竞争格局

  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激光雷达的前三大供应商,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的合计市场份额达到86.5%。图达通排名第四,市场份额达13.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CPU

  (1)市场规模

  CPU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桌面和服务器,每台桌面通常只有一颗CPU,而每台服务器的CPU数量不定。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CPU市场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CPU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60.32亿元,同比增长7.8%,2024年约为230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484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CPU芯片行业目前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格局。Intel和AMD作为两大巨头,在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市场上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同时,国产CPU制造商如龙芯、兆芯和海光等也在积极布局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渐打破了国外厂商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FPGA

  (1)市场规模

  FPGA是一种可编程的集成电路,随着数据中心建设,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新兴市场的加速发展,FPGA规模持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FPGA芯片)产业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FPGA市场规模约为249.9亿元,较上年增长19.68%,2024年约为279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FPGA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FPGA竞争格局高度集中,主要由Intel(含Altera)与AMD(Xilinx)等少数几家国际巨头主导,国内外技术水平差距较大,但正在快速发展,在40-55nm和28nm制程技术上,本土厂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动力电池

  (1)销量

  2025年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3GWh,环比增长18.0%,同比增长54.3%。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326.3GWh,累计同比增长74.9%。3月,我国动力电池销量为87.5GWh,环比增长30.7%,同比增长46.9%。1-3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217.3GWh,累计同比增长51.3%。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动力电池在工业中作为关键能量源,为电动车辆、储能系统等提供动力和电能存储,推动工业向绿色、高效方向发展,而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急剧增长,技术不断进步,政策大力扶持,使得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兴起以满足市场需求。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基本情况介绍 下一篇:汽车电子产业链基本情况介绍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图谱及投资布局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202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