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招商引资趋势:传统招商已“死”?央国企带头掀起并购招商潮]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招商百科]-[视界深度],内容来源于 [搜狐网],作者 [星耀政服],转载请记得注明!
随着“十四五”规划对国企改革的深化要求,央国企并购重组已成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抓手。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并在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强调,通过并购重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是国有资本服务国家战略的“冲锋号”。
202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鼓励政府基金通过并购重组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允许政府出资优先承担风险,并支持设立并购专项子基金。这一政策为地方国资主导的产业整合提供了强力背书,推动并购招商进入新阶段。
据新浪财经2025年3月报道,地方政府并购招商进入“3.0阶段”,从单一股权投资转向控股权并购,并注重产业链协同效应,地方国资平台掀起“并购招商”热潮。
例如,安徽通过千亿级产业并购基金,精准收购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领域上市公司控股权,带动上下游投资超200亿元;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以“跨境并购+本土转化”模式,将海外创新药企研发中心引入张江科学城,实现技术生态的本土化跃迁。
深圳则通过搭建并购服务平台,为国资提供从标的筛选到投后管理的全链条服务,破解专业能力不足的痛点。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修订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对并购招商形成双重影响:一方面破除所有制壁垒,推动混改(如山东能源引入宁德时代);另一方面倒逼央国企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宝武集团放弃区域性钢企收购,转而投资氢冶金技术公司,使吨钢碳排放下降18%,正是这一导向的典型案例。
2024年9月央企专业化整合推进会上,26家单位围绕动力电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签约的场景,标志着并购重组已从企业自发行为升格为国家意志。在此背景下,上海、深圳、安徽等十余省市快速跟进,截至2025年2月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政策矩阵。以上海国资并购容错清单为例,其对科技创新项目给予的3年亏损免责宽限期,实质是为地方国资松绑探索边界,这种制度性突破在传统招商时代难以想象。
市场实践层面,资本并购正在重塑产业逻辑。常州投资集团斥资3亿欧元收购德国传动技术公司的案例颇具代表性:通过将海外研发团队整体迁移至武进高新区,不仅实现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产能300%的跃升,更关键的是完成了“技术逆向转移”的闭环。这种以控股权收购为支点的模式,相较传统基金招商10年起步的回报周期,展现出惊人的效率优势。而华润三九并购天士力后市值从200亿飙升至580亿的市场表现,则印证了资本市场对优质整合标的的价值重估逻辑。
并购招商的兴起,本质是存量经济时代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极致追求。从国务院政府投资基金新政的顶层设计,到地方并购3.0模式的实操创新,这场改革既考验着地方政府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身,也要求央国企在市场竞争与国家使命之间找到平衡点。当《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撕开保护主义的裂缝,当国资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强而精”,这场以并购为名的产业革命,或许正是中国经济穿越周期、破茧重生的关键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