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西藏]-[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拉孜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拉孜藏语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或“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市西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念青唐古拉山西部,处于东经87°24′-88°21′,北纬28°47′-29°37′之间,距日喀则市区150公里。全县辖9乡2镇,99个行政村,435个自然村,2020年末总人口6.5829万人。拉孜国土面积4490平方公里(0.449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50米,年平均气温为7.4℃,年降水量491.9毫米,全年降水大部分集中在6月至9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为32%。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56亿元,同比增长6.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51万元,完成税收收入1980万元;公共财政累计支出11.71亿元;存款余额11.02亿元,贷款余额17.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亿元,同比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2元,同比增长16.45%;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7亿元。
拉孜素有“堆谐之乡”“藏刀之乡”“油菜之乡”和“藏靴之乡”的美誉。拉孜是“西部中心”。拉孜县是自治区和日喀则市“十三五”时期撤县设市重点对象之一,2016年被国家列入第三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对象,特别是在一届日喀则第五次、第七次、第八次、第十次全会提出的“一点两翼多点”的城市发展格局中,明确了建设日喀则市“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为拉孜县在日喀则西部九县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拉孜是“堆谐之乡”。拉孜“堆谐”自古以来名扬在外,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堆谐”文化群众基础深厚,2007年拉孜“堆谐”成功登上央视春晚演出,2014年参加了上海亚信峰会演出,2016年拉孜“堆谐”荣获了第十七届中国艺术群星奖,2017年我县专门成立堆谐文化旅游公司传承和发展拉孜“堆谐”深厚的历史文化,2019年再次荣登亚洲文化嘉年华国际性大舞台。拉孜是“藏刀故里”。拉孜是藏刀的发源地。拉孜藏刀在藏刀类别中名气最大,藏刀制作工艺先后被列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传人2人)。拉孜是“雅江之滨”。奔流不息的雅鲁藏布江穿境而过,辐射5乡2镇,滋润了拉孜每一寸土地,滋养了勤劳的拉孜人民,孕育了两岸的万千生灵;除此之外,沿江的G349线上,有我们拉孜宗山古堡、汤东杰布铁索桥、100公里小环线、昌木钦古墓群和历史悠久的彭措林寺。拉孜是“珠峰前站”。拉孜是通往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地,县城距珠峰大本营仅100余公里,温馨的吃住穿、丰富的游购娱,让去往珠峰的游客多偏重于选择在拉孜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