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贵州]-[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南明区是贵州省会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是省委、省军区所在地,全区总面积209.34平方公里(南明区的小碧乡、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及永乐乡罗吏、柏杨2个建制村和云关乡云关、木头2个建制村先后委托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理,托管面积达103平方公里),目前,南明区常住人口为104万余人,辖4个乡(含小碧乡)和18个街道办事处(含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全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260米,年平均日照1354小时,为世界上紫外线辐射最低的城市之一;年平均气温18℃左右,其中夏季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富含负氧离子,空气清新,一年中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达到95%,是一个宜聚、宜业、宜居的城区。
南明区地处西部地区通向“两广”和东部沿海及出海口的枢纽地带。湘黔、川黔、黔桂、贵昆铁路干线、贵广快速铁路在这里交汇,贵阳火车站、贵阳南站、贵阳东站三个铁路大站齐聚区境;贵阳环城高速、贵黄、贵遵、贵新、贵毕等高等级公路以及贵广、厦蓉高速使对外出口畅通无阻,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相互连通的立体式交通网络;人民大道、花冠路、中环路建成通车,花溪大道完成提升改造,轨道交通一、二号线顺利投运。打通“断头路”35条,治理交通堵点40余个,新增公共停车位6208个,城市交通血脉更加通畅。
2021年,南明区区域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趋优,固定资产投资额308亿元、同比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9.45亿元、同比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8.91亿元、同比增长1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6.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16元、同比增长9.1%,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估考核预计排名全省前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7.65亿元,同比增长6.6%,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2021年,南明区激发内生动力,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开展服务窗口“午间不打烊”和“7×24小时”自助服务,全程网办率达100%,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2021年营商环境评估预计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着力对外开放合作。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RCEP产业合作研究院、中国—东盟中医药行业合作委员会秘书处落地南明。借力进博会等大型展会平台参加创新合作,对外贸易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畅通。持续加强与贵安新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合作,区域协同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5亿美元、同比增长51.5%,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9%。聚力推进产业大招商。建立区领导领衔重点产业调度机制,编制重点产业“两图两库两池”,扎实开展领导带头招商、平台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预计全年产业项目到位资金85.37亿元,新引进产业项目167个、优强企业46家。“放管服”改革精准发力。强力推进“五个通办”改革,区级事项100%网上可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办件量全省第一。
2021年,南明区统筹城乡发展,功能品质实现优化提升。强力推进“一圈两场三改”。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划定“15分钟生活圈”24个,率先启动南门、观水、油榨、兴关4个示范圈建设。提质改造农贸市场8个,新增公共停车位2208个。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1972户、老旧小区改造24989户、背街小巷改造50条,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12个。实现低效用地挂牌出让12宗,出让面积1190亩,占全市比重达45.48%。重点推进农村“五治”工作。全面清理违法建房,大力排查农村危房,挂牌整治隐患点370处。精准推动“三水同治”,完成永乐乡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市政供水覆盖率达100%。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处置,101个自然村寨实现垃圾转运点全覆盖。严格把握标准推动“治厕”,完成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800户。坚决整治陈规陋习,13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民风持续改善。扎实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响“铁腕治堵”攻坚战,深化三个“全域治理”,拥堵指数下降10%左右。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市民对文明城市建设满意度不断提升。
2021年,南明区推进系统治理,风险隐患有力防范化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全力为建党百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紧盯疫情防控防风险。快步推进老幼“两端”疫苗接种,完成疫苗接种215.83万剂次,一日全员核酸混检能力达60万份,全年核酸检测73.67万份,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可控。紧盯安全生产防风险。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整改火灾隐患34912处,火灾起数同比下降22.5%,消防安全形势保持平稳。紧盯社会治安防风险。“八类”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破案率均达100%,电信诈骗案件取得破案数查处数“双上升”、发案数损失数“双下降”的好成绩,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6%。紧盯经济领域防风险。金融业保持平稳发展,政府债务率持续处于省市较低水平,问题房开得到妥善应对,全区经济领域风险形势总体可控。
2021年,南明区加强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实现阔步前进。市区两级为民办“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民生投入36.4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4.3%。兜底保障更有温度。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城镇新增就业39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乡低保、特困保障、高龄津贴标准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优质教育更有深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达91.4%,课后延时服务有序有效。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5640个,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更有力度。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花果园门诊部建设加快推进,区疾控中心大楼主体建成,花果园第六卫生服务中心、保利凤凰湾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医疗卫生基础继续夯实。养老服务更有精度。新建日照中心、民办养老机构、医养型机构4个,新增养老床位458张,南明首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幸福里长照之家”投入运营,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体配套更有广度。6个综合文化站、56个综合文化中心达标建设,79所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文体事业持续繁荣发展。
2021年,南明区打造竞争优势,发展势能实现重大跃升。新型工业化取得突破。紧盯“高科技、高税收、高投资”产业方向,锁定“扩总量、优结构、提效益”目标,着力推进工业大突破。新建成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视显光电芯片生产研发、年产100吨腺苷蛋氨酸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中科分子肽、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半导体研发生产等项目落地建设,全年工业企业税收实现7.34亿元。数字经济集聚成型。以“数字驱动·产创融合”为导向,聚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链生态链。全国第三个“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落户南明,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全区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32.65亿元、同比增长28.8%。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6个,排名全市第一。旅游产业保持增长。加快推动“旅游+”融合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明河滨河经济带加快打造,“流光溢彩夜南明”灯光秀精美呈现。青云路特色商业步行街基本建成,青云·市集火爆迎客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首钢大黔潮、圆湾中心1959等18个项目落地建设。全年旅游接待人数2647.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3.77亿元,过夜游客957.84万人次,游客人均花费1590.26元,旅游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数位居全省前列。农业发展稳定前行。持续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4.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计达8.3%。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积极编制乡村振兴规划、产业规划和永乐乡乡村规划,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1个。
【政府网站】https://www.nanmi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