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优质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四川相关市(州)全力以赴拼招商引项目]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四川]-[招商动态],内容来源于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网站],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近期,四川相关市(州)推出优质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制定项目清单……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拼招商引项目,加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遂宁打造全国钠电产业新高地构建“锂钠双轮驱动”新格局
遂宁依托“锂电之都”的成熟产业生态,加速布局钠离子电池新赛道,构建“锂钠并行”发展格局。凭借四大核心优势,遂宁正全力建设全国领先的钠电产业创新高地。
产业基础扎实,锂电赋能钠电跃升。遂宁已建成西部领先的锂电全产业链,拥有53家规上企业和裕能、盛屯等龙头企业。锂电产业在材料、电芯、终端应用等环节的成熟配套,为钠电发展提供设备、人才及技术协同支撑。锂电电极制备、电池封装等技术可直接迁移至钠电生产,大幅降低研发成本,推动锂钠技术互补发展。
重大项目集聚,规模化产能全国领先。国内首家实现钠电硬碳负极量产的佰思格,2024年出货量超千吨。天钠科技投资建设年产13万吨硬碳负极基地,填补国内高性能材料缺口。江西东驰投资打造西南最大钠转干电池基地,规划日产150万支电池。
政策机制创新,要素保障精准高效。将钠电纳入“十五五”重大工程,创新推行“效率革命”行动,与甘孜共建“遂甘飞地园区”,联动宁德时代打造零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园区”,配套构网型储能和低成本用电政策,实现产业化全要素兜底保障。
产业协同共生,构建闭环生态体系。企业布局加速集聚,锂钠产业深度协同形成生态闭环。射洪60万吨锂电正极材料项目为钠电正极研发提供基础,安居圆柱锂电池项目与钠电共用生产线,钠电快速导入锂电已有的储能、低速电动车等市场,搭建中试检测平台,协同突破硬碳负极能量密度等关键技术。遂宁将以钠电为战略增长点,完善“材料—电芯—终端”全链条,加速技术攻关与规模化应用,打造全国钠电产业创新高地,为新能源产业变革提供“遂宁样本”。
巴中三大举措,浇活闲置资源“沃土”
近年来,巴中创新发展思路,通过清底数、精包装、强招引三大举措,让土地资源重新焕发生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清底数。围绕闲置土地等6个类别建立“闲置资源数据库”,实行国有(集体)资产全覆盖上报、社区街道网格化排查登记、非公企业(机构)自主申报,明确“地址坐标、面积容量、闲置程度、权属信息、使用条件”等,进行“管理单位动态更新、主管部门定期核查、统一标准分类评估”精细化管理。
精包装。采取“政府支持引导+产权人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综合分析存量资产周边配套、商圈特点、市场需求等,“一处一策”甄选应用场景,策划形成城市机遇清单,依托“西博会”“巴人文化艺术节”等平台活动,包装推出黄石亲子游乐园等优质项目114个。
强招引。构建“链长+链办+投促部门+要素保障部门+县(区)”协同招商工作体系,组建19个产业链招商专班,编制产业招商地图和链主企业鱼鳞图,举办16场产业(产品)对接推介活动,涵养重点目标企业超500家。
截至目前,累计盘活闲置土地超1600亩,激活闲置厂房、楼宇等26万平方米,带动新增投资39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万个。
雅安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奋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雅安紧扣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重大历史使命,抢抓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优质产业项目落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健全协作机制,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一是组建工作专班。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雅安市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三组一专班”,坚持把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作为全市的牵引性工程抓实抓细。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的决定和意见,制定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初步规划和重大项目清单,明确川藏经济协作年度重点任务,深入推进与西藏、甘孜重点合作事项。三是深化区域联动。紧扣与拉萨市、山南市、林芝市、昌都市、甘孜州等5市(州)签订的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联席机制,围绕矿产资源加工、清洁能源开发、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与甘孜州共建甘孜—雅安产业园区,积极构建园区运营、信息共享、人员联席等高效协同工作机制,靶向招引优质项目,加强产业协同和资源整合,携手打造区域协作飞地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和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坚持因地制宜,打造产业协作基地。一是立足雅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全力实施重点产业招商。紧抓雅下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藏区清洁资源综合开发的战略机遇,立足建设川藏特色产业协作基地目标定位,将新能源产业、电力设备产业等6大产业及细分领域作为雅安推进川藏协作的重点方向,开展精准招商10余次,签约中国水电四局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心等项目。二是发挥基金的引导和杠杆撬动作用,大力开展基金招商。设立10亿元工业产业投资引导母基金,引导和激励适铁适水适电装备制造等产业,近期已成功落地相关产业项目2个,多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受理专窗,组建专班为全市重点项目提供全程代办,聚焦项目落地发展的关键环节,不断优化项目服务流程,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项目建设服务体系,以服务“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二是推行“点长+专员”项目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要素保障,全程跟踪问效,及时解决问题,全力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截至目前本年度新签约的54个亿元及以上项目已履约50个,履约率为92.59%,已开工建设37个,开工率为68.52%,已建成投产5个,投产率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