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江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全南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全南建县于1903年,原名“虔南县”,因地处虔州(今赣州)之南而得名。全县国土面积1534.27平方公里,林地196.3万亩,耕地12.75万亩,人口21万。下辖9个乡(镇)、1个城市社区管委会和3个国有林业企业(长城企业集团、天龙公司、茅山林场),有86个行政村,10个社区。
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江西“南大门”,60%的边界与广东始兴、连平、翁源、南雄四县接壤,沿大广高速到广州两个半小时,乘坐赣深高铁一小时通达大湾区,是中部地区对接粤港澳的最前沿。
具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建县120年,但文脉绵延、薪火相传已两千多年。境内瑶族村是全省仅有的2个瑶族行政村之一。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雅溪围屋群(土围和石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录。
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规模储量的矿产资源有钨、稀土、萤石、瓷土、钽铌等23种,萤石、稀土、黑钨储量居全市前三甲。高山蔬菜直销粤港澳,全南生猪常年供港,是江西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国家级高山蔬菜标准化示范区。
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是赣江重要支流桃江发源地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县,森林覆盖率83.39%,空气优良率99%以上,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境内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在全市率先实现生态乡镇全覆盖,成功创评“省级生态县”。全县80周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广西巴马,是名副其实的长寿福地。
具有宜居的城市空间。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有序推进,“一江两岸”全线贯通,解放桥、河边街公园、梅子山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桃江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若湖公园、教育园区、商旅综合体、高品质住宅小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相继投入使用,功能配套日臻完善,城市能级、城市品质实现“双跃升”。
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园区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占地5000亩的龙门工业新区正加速建设,标准厂房达80万平方米,配套设施完善升级,企业签约即可“拎包入住”。电子信息企业达80余家、产业集聚度60%,引进赣锋锂业、国威锆铪、盛和新材料、北方稀土、贵航电子等新材料“头部企业”,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雏形初具,呈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
【地理气候】
全南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夏无酷热,冬少严寒,日照偏少,雨水充沛的气候特征。有得于喜温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但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及其他因素影响,干旱、洪涝、风雹、雷电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全南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在16~19℃之间,各地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县内以黄田江下游地区为最高;中部的小叶岽及西部边缘山区为最低。年平均气温为18.8℃。
全南属中亚热带多雨区,雨量充沛,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易发生旱涝现象。年平均降水量1653.5mm。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一年中不同时期降水相差悬殊。全县3~8月平均月雨量在150mm以上,为多雨季节;10月至次年1月平均月雨量在100mm以下,为干旱季节;4~6月雨量平均为648.2mm,雨量占全年39.2%,为汛期;10~12月雨量平均仅为109.8mm,为秋冬干旱期。平均降水量最大月份为6月,平均月降水量为253.3;平均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11月,平均月降水量仅为28.1mm。
全南县霜期短,无霜期长。1989~2000年,年平均霜期为64天,其中以1989年的霜期132天为最长,1998年霜期仅有11天为最短。平均无霜期为301天。
【自然资源】
一、动物资源
兽类:主要有金钱豹、豹猫、刺猬(豪猪)、苏门羚(石羊)、黄麂、山鹿(黄黑山牛)、獐、狐狸、野猪、果子狸、豺、水獭、野兔、黄鼠狼、鼹鼠(芒杆兔)、家鼠、田鼠、松鼠、穿山甲、蝙蝠等。
鸟类:主要有老鹰、猫头鹰、猴面鹰、五彩云雀、鹧鸪、斑鸠、雉鸡、竹鸡、白鹇、野鸭、乌鸦、喜鹊、伯劳、山雀、黄莺、白头翁、百灵、八哥、翠鸟、啄木鸟、画眉、布谷鸟、鹌鹑、麻雀、燕子等。
鱼贝类:共有9科35种,主要有大鲵(娃娃鱼)、沙勾、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秤星鱼、团头鲂、白鲫鱼、非洲鲫、胡子鲶(塘虱)、黄鲶、黄桑鱼、角鲶、龙头鱼、大眼、鳗鱼、黄鳝、泥鳅等。虾贝有青虾、长臂虾、毛蟹和塘蚌、河蚌、田螺、、石螺、椿实螺、蜗牛等。
爬行两栖类:主要有草花蛇、水蛇、乌梢蛇、五步蛇、蟒蛇、蜥蜴、壁虎、田鸡、蟾蜍、圆鱼、乌龟(金钱龟、大头龟、鹰嘴龟)等。
虫类:主要有蝉、蜻蜓、蝴蝶、螳螂、蚱蜢、蝼蛄(土狗子)、蚊、蝇、牛虻、蝎、蚕、萤火虫、百足虫、蜈蚣、蜘蛛、蚂蚁、白蚁、蜂(蜜蜂、黄蜂)、蚯蚓、蚂蟥、金龟子、屎壳良、天牛等
二、植物资源
用材林木:境内用材树木有上百种,主要是杉、松、栲、檀、桉、木荷、檫、泡桐、似赤杨(萝卜树)、青枫栎、南酸枣、山漆树等各类树种和毛竹,尤以杉、松木居多、
野生油料植物:食用油料植物主要有木梓(油茶)、茶果、芒刺子。经济油料植物有山苍子、黄樟、山桐、乌桕等。
野生茶果蔬植物:茶叶主要有野茶叶和苦茶叶树,分布在全县各地,苦茶多生长在乌梅山。
较普遍采摘利用的水果有杨梅、棠梨、野板栗、毛粟、苦槠、酸枣(莲麻果)、猕猴桃、猴柿、山桃子、山枇杷、野荔枝(渣楂子)、山葡萄、木通(哪藤子)、盘柱南(酒饭团)、桃金娘、胡秃子(当吊子)、米兰(米筛眼)、刺霉、飘子、金樱子、野金桔等,大多分布林区深山中。
蔬菜类主要有香菇、山木耳、蘑菇、竹笋、黄花菜等,产于全县各林区。
野生饲料植物:县内野生牧草有423种,其中量大质优的38种。通常利用的野生饲料有:大、小浮萍、水葫芦、水花生、野苋菜、麦子菜、绒毛草、硬骨草、竹叶草、狗尾草、鸡眼草、三角草、牛筋草、茅草、菅草、淡竹叶等。
野生药用植物:县内野生中草药植物主要有:钩藤、半枫荷、土茯苓、常山、麦门冬、天冬、桂皮、益母草(红花艾)、草珊瑚、绞股蓝、何首乌、半边莲、石菖蒲、马齿苋、车前草、茅根、女贞子、牛膝、山黄莲、寮刁竹、五加皮、白果、黄精、杜仲、丹参、金银花、黄桅子、土党参、猕猴桃、茵陈草、石猴子等150种。此外,还有蕨类、藻类、苔藓等。
三、矿产资源
全南地处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与赣南于同校报华系构造带及山字形构造东的复合部位,岩浆岩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以有色金色矿产为主的丰富矿产资源,已经发现的矿种主要有钨、锡、铍、铜、铅、锌、锰、钼、铋、金我,银、钴、锆铪、稀土、石灰石、石英砂、煤、萤石和瓷土等20多种,其中尤以钨、锡、铀、稀土、萤石、瓷土、石英砂储量较为丰富。现已开采的主要有钨、煤、稀土、萤石、石灰石、瓷土等。
(一)钨矿
县内钨矿,发现于1918年,至今有大中型矿床2处,矿点18处。
大型矿床位于县西南39公里的大吉山镇境内,系钨石英脉大脉黑钨矿床。主要矿物有黑钨矿、共(伴)生有白钨矿、辉铋矿、辉钼矿、黄铜、绿柱石等。以含量大,品位高、质地优而闻名于世、已由因家中型企业大吉山钨矿开采。
中型矿床位于县北46公里的官山。矿床由石英细脉带组成,属高温热液型钨锡硫化物石英细脉带矿床。主要矿物有黑钨矿、锡石,次为黄铜、方铅、闪锌矿等。已由县钨矿开采。
(二)稀土矿
境内稀土矿于1979年发现,经探查主要矿床3处,矿点7处,均属花岗岩类风化壳离子吸咐型铈族稀土矿床。从现有资料看,秋湖、杨溪矿区储量较大。20世纪80年代县稀土矿、八一场及周边乡镇曾进行开采,90年代初先后停产,近两年有少数矿点恢复生产。
(三)煤矿
县域煤矿为无烟煤矿。全县有煤点10个,含储量较小。县煤矿开采的樟陂矿点,总储量为22.40万吨。自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县煤矿一直在进行开采。
(四)石灰石矿
县内石灰石矿主要产于石炭系地层中,资源较少,主要集中在小慕乡,现由小慕石灰厂和县水泥厂开采。
(五)瓷土矿
县内瓷土矿点有3个,储量较大的是茅山瓷土矿。茅山林场一直在开采利用本地瓷土炼制瓷器。
(六)萤石矿
全南萤石矿分布较广,储量丰富,主要矿点有9处。开采较大的是小慕乡岐山萤石矿,
(七)温(矿)泉
热水温泉位于南迳圩东2.5公里,温泉呈东西向泉群冒流,水量4.35升/秒,水温65℃,为高温热水型矿泉水,PH值为6.5,水质属重碳酸钠型。已建有洗浴、休闲场馆多处。
金龟墩矿泉位于金龙镇乌泥坑,距县城3公里。流量5.619升/秒,水温22.5℃,PH值7.2,钠小于3毫克/升,含有锗、锶等20余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为弱矿化度中性低温重碳酸钙低钠优质矿泉水,具有保健和医疗的价值,已由县矿泉水厂开采。
【政府网站】http://www.quann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