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浙江]-[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龙湾区是浙江省温州市辖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20°42′-120°51′)和北纬(27°54′-28°1′)之间。东朝东海,南接瑞安市,西邻鹿城、瓯海二区,北濒瓯江,与永嘉县、乐清市隔江相望。
龙湾历史悠久,古属瓯越、东瓯。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居住,过着渔猎和原始的农业生活。春秋战国时期,龙湾成为越国辖地。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北方处于战乱之中,这一带却比较平静安定。唐宋以来,龙湾作为温州城的东部城郊,经济文化不断发展。
1984年12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龙湾区,是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200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原属瓯海区的永中镇、沙城镇、天河镇、海滨镇、灵昆镇和瑞安市的部分区域(塘下镇梅头办事处)划归龙湾区管辖。2002年1月,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龙湾区内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区辖永中、蒲州、海滨、永兴、海城5个街道和状元、瑶溪、沙城、天河、灵昆5个镇。2011年4月,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龙湾区内行政区划又一次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区辖永中、蒲州、海滨、永兴、海城、状元、瑶溪、沙城、天河、灵昆、星海11个街道。2012年,根据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文件要求,将沙城街道、天河街道、海城街道、星海街道委托经济开发区管理,灵昆街道委托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理。
龙湾海、陆、空立体交通齐头并进,水、电、路、通讯等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紧紧围绕建设新龙湾的战略目标,先后完成了灵昆大桥、扶贫开发区和海城输变电工程等许多重点工程建设。温州永强机场坐落龙湾境内,“市门第一路”机场大道贯穿全区;区内建有温州港最大的码头-龙湾万吨级码头;金温铁路直通龙湾港区,并在状元设客货站;沿海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温州大桥也从状元经过;龙湾交通中心已被列为全国45个交通主枢纽站场之一。
龙湾境内河网交错,属温瑞塘河水系,有状元河、蒲州河等数十条大小河流。这些平原内的河流交叉成网,四通八达,河面宽度大多在20米到50米之间,水深在3米到5米左右。一年四季,除了农田灌溉和防洪排涝之外,还可养鱼、种菱、植藕等。
龙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来是温州的“ 鱼米之乡” 。至2022年,全区耕地面积8.4万亩,林地总面积7.55 万亩,森林覆盖率20.9%, 蔬菜种植面积3.3万亩,海涂养殖4万亩,淡水养殖2.12万亩。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花卉、水果等,其中以大岙溪杨梅、龙牌花椰菜尤为著名。主要养殖品种有文蛤、对虾、青蟹、沙蟹、鲢鱼等,其中灵昆的文蛤驰名中外。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用花岗岩、高岭土等矿种。
龙湾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龙湾区重视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挖掘和弘扬“瓯越文化”。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堡永昌堡、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龙湾古炮台、距今四五千年历史的龙岗山遗址、建于唐朝的国安寺、建于宋朝的千佛塔、建于明代的玄真观,保存着众多的摩崖题刻、古代墓葬、名人诗碑、名人故居等,文物古迹点缀于青山碧水玉石之间,自然风光与人文英华浑然一体。
龙湾区积极培育宜居宜商宜创业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扎实开展了机关“效能革命”,建立了效能监察投诉中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手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有力地改善了龙湾区投资和发展的软环境。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行动、机关干部下基层以及党员先进性教育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软环境建设中积极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截至2023年,全区已形成低保、五保、灾民救济、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助学救助、就业培训救助等主体性救助制度。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种类比较齐全、基金来源多渠道、覆盖范围全方位、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形成了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一体化统一管理的模式。
【位置、交通】龙湾地处瓯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原与洞头县隔海相望,现通过灵霓大堤与洞头县相连;南接瑞安市;西靠瓯海、鹿城二区;北临瓯江,与乐清市、永嘉县隔江相望。龙湾区是温州市区的东大门,机场大道、温州大道、瓯海大道横穿全区,将龙湾区中心与温州市中心紧密联系起来。龙湾区又是浙南闽北的海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区内有温州永强机场、温州港万吨级码头、金温铁路货运终点站等,甬台温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沿海高速公路纵贯其中。龙湾区的灵昆岛扼居瓯江之入海口,地处温州市区、乐清市和洞头县三地交界的江海之中,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温州半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口、行政区划】龙湾区是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1984年设区。陆域面积323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街道,2011年4月,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龙湾区内行政区划又一次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区辖永中、蒲州、海滨、永兴、海城、状元、瑶溪、沙城、天河、灵昆、星海11个街道。2012年,根据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文件要求,将沙城街道、天河街道、海城街道、星海街道委托经济开发区管理,灵昆街道委托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区本级管辖永中、蒲州、海滨、永兴、状元、瑶溪等6个街道。2022年龙湾区常住人口73.29万人,户籍人口34.38万人。
【地形、地貌】龙湾区的东部地形是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的滨海平原,西部是以岩体裸露为特征的大罗山,大罗山以西为温瑞平原。
①滨海平原:西起大罗山,东到海岸,北靠瓯江,南至瑞安市的莘塍平原,面积约有150平方千米。平原南北长,东西窄,永强塘河于平原西部纵贯南北。平原地区气候宜人、物产富饶,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②大罗山:大罗山位于温州市区东南,东近东海,北达瓯江口,南连瑞安市,西接瓯海区,山体面积114平方千米。大罗山,因其峰峦状似罗伞,又形如大箩,故名大罗山。大罗山顶海拔704米,位于龙湾、瓯海交界。大罗山岩石结构大多为花岗岩,山体由于风化、侵蚀作用,岩体大多裸露,山势婉约柔和。大罗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山水风光隽秀。山中有仙岩、茶山、瑶溪和天柱寺四大景区,其中瑶溪和天柱寺景区在龙湾区境内。
③河流水系:龙湾区河流纵横交错,河网密布。全区有主要河道267条,总长度为416千米,总面积为837万平方米。其中属温瑞塘河水系(蒲州、状元、海城)有42条河道,总长度为69千米,面积为173万平方米;永强塘河(永中、瑶溪、永兴、海滨、沙城、天河)有225条河道,长度为347千米,面积为664万平方米。轮船河、上横河、中横河、瑶溪河等为主要河流(道)。
④海涂:龙湾拥有68公里长的海岸线,蕴含这丰富的滩涂资源。从卫星云图分析,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沿海岸共有涂滩资源面积19,600公顷,龙湾占有一半以上,约13,800公顷,可围垦造地滩涂资源达10,953.33公顷。这些海涂将是龙湾经济发展非常可贵的后备土地资源,目前围垦约3480公顷,其中灵昆766.67公顷、丁山606.67公顷、永兴826.67公顷、天城626.67公顷、海城606.67公顷。
⑤灵昆岛:位于瓯江入海口,岛西有双昆、单昆、劈牌三座小山中流砥柱,小山东面成为缓冲地带,瓯江与海潮的泥沙淤淀逐成冲积平原。传说曾称淋干岛。岛上地势低平,海拔在2.6米~3.5米之间。地表物质组成为黏土、粉质黏土夹粉土或粉沙薄层。灵昆岛东与洞头百岛遥遥对视,南与温州工业园区和海滨街道隔江相望,北与乐清市七里港区一衣带水。全岛总面积为55.0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总面积25平方千米、滩涂面积30.05平方千米。现有耕地面积833.33公顷,可利用滩涂面积3800公顷,东部的灵昆浅滩向东倾斜延伸到洞头海域,其面积因泥沙淤积而逐年扩大,土地后备资源相当丰富。全岛一片青翠,一年四季,花果不断,鱼鲜不绝,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独有,确是旅游度假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