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招商局关于学习重庆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启示建议]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招商分享]-[经验做法],内容来源于 [宝鸡市招商局网站],作者 [宝鸡市招商局],转载请记得注明!
(三)抓招商引资应有突破性的举措
一是扎实做好项目论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既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出击,也要坚持严格求证、防范风险,坚决杜绝“皮包公司”“空壳公司”。重庆市在招引集成电路企业时,坚持了“三不”原则:一是不和没有专利、没有技术产权芯片投资商合作;二是不和没有搞过芯片产业的企业合作;三是不和不带资本金的企业合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依托大数据、云平台,加强信息分析和项目筛选,推行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等环节前置,制定招商图谱,提高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二是想方设法补齐短板。对宝鸡而言,制约招商项目落地最突出的短板在于营商环境不优、产业配套不全。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应充分借鉴学习重庆市先进做法,坚持客户思维,深入研究、换位思考,有针对性、创造性的提供精准服务;在产业配套上,要积极鼓励“链主”企业通过投资扩建、技改扩能、兼并重组、发展总部经济等途径壮大规模。同时,还应在关注500强“高大上”企业的同时,更大力度支持符合本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链条上细分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的“新精系”企业的产业配套建设。
三是建立利益流转分享机制。灵活发展“飞地经济”,在全市范围内按照每个工业园区或集中区重点发展一到两个主导产业来统筹产业布局,建立项目信息流转和利益分享机制,在项目转出地和承接地之间实行“利税分成”,财政向项目转出地提供一定的补贴,相互间形成错位发展,解决内部同质竞争问题。
四是加大金融资本在招商引资领域参与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和财政对招商引资的促进作用,实现将财政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要优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基金投放及风险控制更加灵活,真正发挥基金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让更多优质的招商项目能通过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实现融资。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把财政用于产业发展的补助资金,联合社会资本成立产业引导基金、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县区、开发区成立产业基金,促进招商引资。要改变单纯依靠地价优惠和税收奖补吸引外来企业的传统招商方式,根据招商引资企业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实行基金投入、“借转补”、财政补助、金融支持、事后奖补等多种方式,助推企业落地和发展。
(四)抓招商引资应有突破性的攻势
一要集中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实行“一把手”亲自招商、轮流带队外出招商制度,凡是出访或外出考察,必须推介宝鸡、解读政策、洽谈项目。要进一步完善市县联动机制。一是强化市招商局牵头抓总,县区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招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按照产业规划导向和底线政策,自主招商,主动招商,积极招商。二是明确市级行业部门牵头及指导职责,加强产业发展研究,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分行业推进专业招商。通过制定支持政策和负面清单,指导县区科学招商、合法招商。三是强化两级联动,对需要市级及以上审批、核准、备案以及配置市级及以上要素资源的项目,环境要求高以及过剩产能等项目,县区、开发区事先报告,市级有关部门提前介入,市区两级联合推动。
二要用好一切可以借助的渠道。既要积极“搭台唱戏”,广泛开展13条重点产业链等各类专题招商活动;也要学会“借台唱戏”,主动走到国际知名展会、博览会上招商引资。特别应注重挖掘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教授经济这些“金矿”,充分发挥各地商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专业招商机构的信息资源、专业知识、人脉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千方百计吸引海内外人才来宝投资兴业。要善于运用金融资本招商,充分借助VC、PE、投资基金资源等对行业的透彻研究、对行业头部企业的掌握、对行业产业链的关注优势来介绍、穿线和推动;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催化和杠杆作用,用市场化的原则,以合资模式共同开发更多产业基金,最后通过政府的介入,形成“命运共同体”,让更多的产业基金和要素资源为宝鸡所用。
三要创造一切可以提供的条件。说“不”很容易,但不说“不”很难,在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过程中,应倡导“三个不允许”,即不允许简单说“我不知道”、不允许推脱说“这个不归我管”、不允许因为自己不方便而造成企业办事不方便。完善招商工作决策拍板机制,项目决策权能下放的直接下放,要素保障难题能解决的尽快解决,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确保提供最具吸引力的条件,来保障最好的项目落地。
(五)抓招商引资应有突破性的保障
一是构建最能吸引企业的发展环境。政策优惠毕竟有限,投资环境比优惠政策更加重要。在持续优化城市环境、营商环境等大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为每一个市场主体营造精准服务的小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我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作用,发展用好中欧班列“长安号”等,想方设法破除我市深居内陆、远离沿海的地缘劣势,畅通国际贸易大通道。此外,对企业提出来的问题,迅速响应、精准响应、主动响应,以一流的服务态度来听取企业诉求、兑现政策承诺、接受投诉建议、解决问题困难,让企业真正感受到“五星级”服务。
二是实施最能留住人才的优渥保障。与周边西安、成都、甚至咸阳等城市相比,我市在人才方面已存在不小的差距。要突出高端人才引进,贯彻落实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简化申报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切实让政策落地、让人才受益。要出台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服务人才等的引进力度,为新兴产业及企业研发创新提供人才保障,不断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荣誉感。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人力资源、高级律师、文化创意、咨询评估、体育健康及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培训,依据企业需求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培育最具专业化的招商力量。招商引资人才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成效。目前,对我市来讲,具备专业素养、丰富经验的招商人员仍然是一个突出短板,懂专业、会谈判、熟政策、精法律、通外语的人才依旧不足。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选优配强招商力量,强化专职化、专业化“双专”招商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加快实现从“专职招商”向“专业招商”的转变。
四是形成最有导向性的激励机制。要升级完善招商绩效考核激励办法,对年度招商引资成绩显著的市级部门、县区、开发区给予表彰,对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不力予的以通报约谈;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招商引资工作表现作为锻炼干部、考察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评估决策机制,制定项目落地评估决策办法,明确容错试错相关规定,降低招商人员潜在的经济风险和纪律风险;授权各县区、开发区制定办法,对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及社会引资人引进重大项目给予的工作性奖励,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成为宝鸡加快追赶超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