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正极材料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招商实务]-[产业研究],内容来源于 [中商情报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四、正极材料行业重点企业
1.湖南裕能
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62亿元,同比增长49.60%,归母净利润为9431.64万元,同比下降40.56%。2024年,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收入222.1亿元,占比98.3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容百科技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钠电材料及多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锂/钠电池的制造,并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二轮车、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核心产品包括NCM811系列、NCA系列、NCMA系列、Ni90及以上超高镍系列的正极材料,纯用系列及掺混系列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系列的钠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9.64亿元,同比下降19.71%,归母净利润亏损1542.95万元,同比增长58.57%。2024年,公司正极材料收入143.6亿元,占比95.1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当升科技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与销售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钴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多元前驱体等材料,目前业务范围遍布中国、韩国、日本、欧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应用领域涵盖动力、储能及消费等不同市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08亿元,同比增长25.80%,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0.22%。2024年,公司多元材料收入51.48亿元,占比67.80%,磷酸(锰)铁锂、钠电正极材料收入17.54亿元,占比23.10%,钴酸锂收入4.717亿元,占比6.2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德方纳米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纳米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增强剂,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领域。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0.04亿元,同比增长5.90%,归母净利润亏损1.67亿元,同比增长9.51%。2024年,公司磷酸盐系正极材料收入73.61亿元,占比96.69%。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天津巴莫
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制、开发和产业化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注册资本2.07亿元,净资产17亿元,拥有员工2000余人,并在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四川成都成阿工业园区同时建有国内智能化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基地。截至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106000吨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巴莫科技在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方面位列国内厂商第一梯队,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