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IGBT产业链图谱及投资布局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招商实务]-[招商图谱],内容来源于 [中商情报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三、中游分析
1.全球市场规模
IGBT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之一。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IGBT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IGBT的市场规模约为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6%。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光储、工业控制等领域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美元。

数据来源:Yole、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中国市场规模
在双碳战略驱动和人工智能浪潮下,市场对能源转换效率、设备智能化水平的要求持续提升,进而推动市场对各类半导体功率器件需求持续增加,IGBT等半导体功率器件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电子元器件。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IGBT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IGBT市场规模达到223.3亿元,较上年增长10.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244.9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中国产量
IGBT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广泛应用于电机节能、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IGBT是电控系统和直流充电桩的核心器件,我国IGBT产量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IGBT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IGBT产量达到3859万只。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IGBT产量将超过4000万只。

数据来源:Yole、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核心竞争力排行
当前行业呈现“高端突破与场景垂直化双轨并进”特征:头部企业依托车规级认证壁垒和IDM产能整合主导产业链;中游厂商聚焦绿电(光伏/储能)与工控细分领域,以定制化算法与成本控制构建差异化优势;新兴势力则通过第三代半导体融合及封装技术创新切入增量市场。核心挑战在于突破高压芯片代差与国际专利壁垒,未来竞争将加速向碳化硅基混合技术及全球化标准认证(AEC-Q/UL)维度升级。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中国IGBT相关A股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共13家。广东省和上海市分别有9家和7家,排名第二第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企业热力分布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