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目前有霍尔果斯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市和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霍尔果斯口岸是集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包括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和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公路口岸于1881年正式通关,1992正式向第三国开放,是我国西部通关历史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铁路口岸于2012年12月22日实现通车运营,2017年6月8日铁路客运正式开通,是我国最大的常年开放的铁路客货运输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2003年中哈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合作共识,2005年两国正式签署协定,2006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合作中心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跨境经济合作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2.17平方公里。2012年4月正式封关运营,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境内关外”管理模式。主要功能是贸易洽谈、商品展示和销售、仓储运输、宾馆饭店、商业服务设施、金融服务、举办各类区域性国际经贸洽谈会。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是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设立的,总面积73平方公里,呈“一区三园”空间布局,包括霍尔果斯口岸园区30平方公里(含兵团分区10平方公里)、伊宁园区35平方公里、清水河配套园区8平方公里。霍尔果斯市是2014年6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的,辖区面积1908.55平方公里,辖1乡1片区2个团场4个街道和17个村(社区),总人口10.6万人,由汉、哈、维、回、蒙、锡伯、东乡等13个民族组成,汉族约占66.7%,少数民族约占33.3%,是集边境区、口岸城、商贸型、国际化特点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是2020年9月国务院批复将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整合优化设立的,规划面积3.61平方公里,享受“配套区+综保区”双重政策,主要功能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与合作中心中方区形成“前店后厂”“前店后仓”的联动发展格局。
霍尔果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凸显。地处欧亚经济板块的中心位置,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覆盖超过世界75%的人口、60%的领土面积、50%的经济总量。霍尔果斯一头连着国内14亿人口的市场,一头连着中亚、西亚和欧洲12亿人口的市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纵深推进,沿线国家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深化、“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便利和“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势不断彰显。政策优势明显。国家和自治区历来高度重视霍尔果斯发展,将霍尔果斯定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沿边开发开放的示范区”,赋予先行先试、省级管理权限等特殊机制和“五免五减”等特殊政策,自治区“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规划布局将霍尔果斯置于核心地位,《关于进一步推进霍尔果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自治区人民政府1号文印发,为加快推进霍尔果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自治州举全州之力支持霍尔果斯发展,“两霍两伊”一体化发展战略以霍尔果斯为“龙头”,牵引带动霍城县、伊宁市、伊宁县一体化发展,这些都为加快霍尔果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开放优势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我们拥有世界首创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拥有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粮食、整车、活畜、肉类、水果、中药材、化妆品、药品等功能性口岸,有历年建设打下的良好发展基础。文化历史悠久。霍尔果斯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千年驿站,近现代对外开放的百年口岸,曾经长达几个世纪是中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东西交通的枢纽,孕育了深厚的边防军旅文化、戍边文化和草原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霍尔果斯世居的哈萨克、俄罗斯等少数民族,与中亚国家民族跨界而居,民俗相近、语言相通,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区域合作基础良好。
霍尔果斯目前有霍尔果斯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市和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霍尔果斯口岸是集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包括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和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公路口岸于1881年正式通关,1992正式向第三国开放,是我国西部通关历史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铁路口岸于2012年12月22日实现通车运营,2017年6月8日铁路客运正式开通,是我国最大的常年开放的铁路客货运输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2003年中哈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合作共识,2005年两国正式签署协定,2006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合作中心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跨境经济合作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2.17平方公里。2012年4月正式封关运营,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境内关外”管理模式。主要功能是贸易洽谈、商品展示和销售、仓储运输、宾馆饭店、商业服务设施、金融服务、举办各类区域性国际经贸洽谈会。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是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设立的,总面积73平方公里,呈“一区三园”空间布局,包括霍尔果斯口岸园区30平方公里(含兵团分区10平方公里)、伊宁园区35平方公里、清水河配套园区8平方公里。霍尔果斯市是2014年6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的,辖区面积1908.55平方公里,辖1乡1片区2个团场4个街道和17个村(社区),总人口10.6万人,由汉、哈、维、回、蒙、锡伯、东乡等13个民族组成,汉族约占66.7%,少数民族约占33.3%,是集边境区、口岸城、商贸型、国际化特点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是2020年9月国务院批复将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整合优化设立的,规划面积3.61平方公里,享受“配套区+综保区”双重政策,主要功能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与合作中心中方区形成“前店后厂”“前店后仓”的联动发展格局。
霍尔果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凸显。地处欧亚经济板块的中心位置,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覆盖超过世界75%的人口、60%的领土面积、50%的经济总量。霍尔果斯一头连着国内14亿人口的市场,一头连着中亚、西亚和欧洲12亿人口的市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纵深推进,沿线国家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深化、“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便利和“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势不断彰显。政策优势明显。国家和自治区历来高度重视霍尔果斯发展,将霍尔果斯定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沿边开发开放的示范区”,赋予先行先试、省级管理权限等特殊机制和“五免五减”等特殊政策,自治区“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规划布局将霍尔果斯置于核心地位,《关于进一步推进霍尔果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自治区人民政府1号文印发,为加快推进霍尔果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自治州举全州之力支持霍尔果斯发展,“两霍两伊”一体化发展战略以霍尔果斯为“龙头”,牵引带动霍城县、伊宁市、伊宁县一体化发展,这些都为加快霍尔果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开放优势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我们拥有世界首创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拥有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粮食、整车、活畜、肉类、水果、中药材、化妆品、药品等功能性口岸,有历年建设打下的良好发展基础。文化历史悠久。霍尔果斯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千年驿站,近现代对外开放的百年口岸,曾经长达几个世纪是中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东西交通的枢纽,孕育了深厚的边防军旅文化、戍边文化和草原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霍尔果斯世居的哈萨克、俄罗斯等少数民族,与中亚国家民族跨界而居,民俗相近、语言相通,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区域合作基础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