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贵州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介[v]

不详  2022-11-02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过渡地带,珠江上游,是三省区毗邻地区的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素有“西南屏障”“滇黔锁钥”之称。境地山环水绕,资源独特,风光迤逦,民风淳朴,气候宜人。黔西南州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207.2米,最低海拔275米。

  全州土地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排列第26位。全州面积中,陆地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占98.24%;水域面积296平方千米,占1.76%;宜耕地面积1848.44平方千米,占11%;宜林面积6301.5平方千米,占37.5%;宜牧面积1982.87平方千米,占11.8%;山地9048.55平方千米,占53.8%,丘陵2503.8平方千米,占14.9%,盆地739.38平方千米,占4.4%,河谷坝子4520.28平方千米,占26.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4人。

  全州辖2市、6县、1区,即兴义市、兴仁市、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和义龙新区。下设43个街道办事处,83个镇、15个乡,共141个乡级政区。 州境除汉族外,现共居有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黎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侗族、蒙古族、白族、水族、土家族、满族、藏族、哈尼族、仫佬族、朝鲜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

  黔西南州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点在兴义市七舍、捧乍高原顶峰,海拔2207.2米;最低点在望谟县红水河边大落河口,海拔275米,高差1932.2米,海拔大多在1000~2000米之间。州境内地形起伏大,地貌复杂,可分为5个不同地貌区,即低山侵蚀山地峡谷区;岩溶高原槽坝区;岩溶侵蚀高原区;岩溶侵蚀山地区;侵蚀山地河谷区。土壤种类有9个土类,19个亚类,47个土属,204个土种。土壤多属酸性和微酸性红黄土壤。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贵州省西南隅、云贵高原东南端。地跨东经104°35′~106°32′,北纬24°38′~26°11′,东西长210千米,南北宽177千米。东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接壤,南与广西隆林、田林、乐业3个县隔江相望,西与云南省富源、罗平县和六盘水市的盘县特区毗邻。

  全州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3.8~19.4℃,1月平均气温7.1℃,极端最低气温-8.9℃(1968年2月14日出现在安龙);7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40.2℃(2006年4月11日出现在册亨)。无霜期年平均317天,最长365天,最短21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89.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52.8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9天,最多达216天(1981年),最少为137天(200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047.8毫米(1965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37.1毫米(198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至9月,6月最多。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终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水能资源】  境内河流均属珠江流域,州境内共有河长10千米以上、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的河流102条,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是州内三条较大的江河。南盘江发源于云南沾益马雄山南坡,由云南沾益、陆良、罗平八大河乡,至兴义三江口流靠州境,沿州南界,流经兴义、安龙、册亨,至册亨双江口与北盘江汇合,在州境内流长264公里,年径流量一般在262~151亿立方米之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94.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522.6平方千米,占全州地域面积的38.83%;北盘江发源于云南沾益马雄山西北坡,由云南宣威、贵州水城,至普安龙吟丫口流靠州境,沿州北界,流经普安、晴隆、兴仁、贞丰、望谟、册亨,至册亨双江口与南盘江相汇入红水河,在州界流长237千米,州内流长94千米,总流域面积8758.42平方千米,占全州地域面积的52.15%;南、北盘江在册亨双江口汇合后为望谟、广西的界河,称红水河,沿望谟县南缘,由西向东,经蔗香、坝从、渡邑至桑郎河口流离州境,流长44千米,年径流量在523~249亿立方米之间,流域面积1515平方千米。在三大河流的支流中,属一级支流的河流39条,河流长1504.4千米;二级支流55条,河流长1097千米;三级支流12条,河流长188.1千米。乌蒙余脉在境内的乌龙山是南、北盘江的分水岭,南盘江的支流由北向南注入南盘江;北盘江的支流由南向北、向西或向东注入北盘江。各河流从河源到河口,从分水岭到河槽,两岸坡度陡竣,汇流时间快,局部地段有跌坎、陡滩,水流湍急,河流的比降大(南、北盘江平均比降在1.6‰左右,支流的平均比降一般在10‰左右)。各河流一般在5月初水位上涨,流量和含沙量猛增,直至10月底河水才逐渐由浑变清,水位递减。汛期5-9月的总流量占全年的80-90%,其中6-8月是丰水期,这期间的径流量占全年的50-70%,1-4月为枯水期,这期间的径流量占全年的10%左右。由于境内河流落差大,全州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12.5万千瓦(界河以半数计),比全国平均值高一倍,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发电量达1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的红水河水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开发建成鲁布格电站、天生桥一、二级电站、平班电站、光照电站、董箐电站、鲁贡电站等大中小型不电站,装机达6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128亿度以上,是 “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基地、电力枢纽和通道。

  【矿产资源】 境内已发现矿藏41种,占全省发现矿种的一半,正式提交储委批准有开发价值的21种。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煤、金、锑、铊、铅、锌、铁、汞、铜、铝土、砷、磷、萤石、大理石、石灰石、黏土、石英砂、铝、石膏、白云石、钼、冰洲石、水晶、硅石、钴、高岭土等。其中煤炭资源是“西南煤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探明储量75.28亿吨,远景储量190多亿吨,名列全省第三位,多数发热量为7000~8000大卡/千克,主要分布在普安、兴仁、贞丰、安龙、晴隆、兴义等地,可采量39.8亿吨,2011年全州有煤炭企业143家,2011年产煤矿1989万吨。金矿资源已探明的特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4处及矿点、矿化点数十处,保有储量占贵州省的90%以上,已探明的地质储量约500金属吨,远景储量1000吨以上,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

  【生物资源】 黔西南州气候多样,给动植物生长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境内植物种类达3913种以上。其中珍稀植物300多种,著名植物有叉孢苏铁、贵州苏铁、云南穗花杉、红豆杉、辐花苣苔、伯乐树、麻栗坡蔸兰等;油料植物有麻疯树(又名小桐子、柴油树,是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树种)、黄连木、油桐、油茶、乌桕、石栗、宜昌南、香叶树、千年桐等;果树植物有板栗、核桃、桃、李、梨、猕猴桃、红泡刺藤、栽秧泡、大果榕、桔、橙、苹果、矮杨梅、杨梅、枇杷、大乌泡、梅、碰柑、柿、番石榴、拐枣、仙人掌、头状四照花、知梗四照花、猫儿子、白木通、葡萄、黄毛草莓等;香料植物有花椒、山鸡椒、竹叶椒、木姜子、砂仁、少桂花、刺芫菜、八角、薄荷等;纤维植物有棕榈、构树、野葛、山核桃、化香树、龙舌兰、龙须草、料慈竹,麻竹、毛金竹、撑绿竹、小蓬竹、箭杆竹、地瓜藤等。境内有中草药资源近2000种,其中植物药1800多种,动物药163种,矿物药12种。特色药用植物有小花清风藤、石角斗、铁皮石斜、环草石斛、艾纳香、米楠、灵芝、黄褐毛忍冬(金银花)、倒提壶、千张纸、余甘子、通草、黑草、天花粉、黄精等。境内有野生动物12纲542种11亚种以上,其中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黑叶猴、云豹、金雕、黑颈鹤、蟒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穿山甲、白腹锦鸡、虎纹蛙等36种,境内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占贵州省的45.98%。境内拥有林地945.23万亩,牧草地297.43万亩。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1508.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9.1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01.24亿元,下降5.8%;第三产业增加值728.26亿元,下降0.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395元,比上年下降1.1%。

  【政府网站】http://www.qxn.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82-692-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